活動策劃的目的是使更多的人參與進來,而創(chuàng)意的目的是保證活動有更多的人參與進來。活動做得很多,在做活動之前,總會組織團隊一起腦力激蕩如何把活動策劃得有聲有色,做得有創(chuàng)意。
一、及時性
時間性就是通過抓住熱點,合理借熱點做活動策劃,達到品牌傳播的目的。有一些時間性是可以預見的,如節(jié)日,有一些則是不可預見的,這要取決于反應能力。事實上,微信春節(jié)搖一搖搶紅包是一項可以預見的時效性活動,它利用傳統(tǒng)習俗來吸引1億多人參與。
二、發(fā)揮作用
活動策劃公司認為人本身就是天生喜歡有趣的東西,游戲化的思維常常能幫助用戶尋找idea活動。事實上大家都知道“秒殺”的由來也是來自網絡游戲“紅月”,是指對手在游戲中很快就會被殺死。
通常,游戲是一種集體活動,如麻將、撲克等,集體活動能帶動用戶間的傳播,進而帶來新的流量。我們可以看到2017年的雙11就是用這款傳遞火炬的游戲來發(fā)紅包的,朋友之間互相點紅包,在雙11的預熱中造足了勢。而且,游戲本身也是一種和自己較勁的活動,每一次玩下來都比上一次好,都會讓用戶上癮,不斷的玩下去,讓用戶活躍度大大提高
三、經驗主義
簡而言之,就是讓用戶在先前的場景中體驗,換一種體驗。像是以前網上玩的,我們可以到線下玩,反之亦然。像是需要安裝客戶端玩的,我們可以在頁面上玩。這類場景的改變會帶來體驗的便利,體驗的舒適度,或者體驗的樂趣,這些都是用戶付費的。例如電商平臺所做的品牌館活動,其實也是借鑒了線下購物中心的場景體驗,進入到一個頁面逛品牌,就是進入到一個購物中心逛不同的品牌。
四、形象時代
或可說,隨著消費升級,人們對“品類”類的需求日益增多,“顏值”日益重要。當我們進行一些活動時,用戶傾向于為那些讓他們自己或他們所擁有的看上去更漂亮的東西付費。也有許多活動,也許本身就沒那么有趣,你會發(fā)現(xiàn)把分享圖片做得高逼格了,很多用戶也是愿意分享的。比如一些電商平臺,通過包裝商品的高端,把之前推薦的“大牌”活動圖片做得更精致一些。
五、個性化
簡單地說,個性化,就是“有用戶特征的專屬個性表達”,一方面用戶有認識自我的需要,也有表達自我的需要,即用戶的社會貨幣,所以當我們的活動能夠為用戶提供專屬個性表達時,往往容易受歡迎。
為用戶貼標簽就是個性化活動,很多產品年底都會在產品內部產生一系列自我認知行為,給用戶貼上標簽,比如最近支付寶通過用戶賬單給用戶貼上個性標簽,風靡朋友圈。
六、跨境
跨境總會容易出亮點,風牛馬不相及的兩款產品在一起找到結合點,容易讓用戶驚喜,就像如今綜藝節(jié)目演員跨界演唱、電視劇跨界演小品一樣。